今天是:
网站首页
政协概况
委员履职
工作动态
暖城协商
书香政协
公示公告
我要建言
当前位置:首页>议政献策

关于推进经济社会民生智慧化改造的提案

来源:邱瑞梅时间: 2021-08-27 16:36:00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数字鄂尔多斯发展规划(2019—2025)的通知》(以下简称“数字鄂尔多斯发展规划”)中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惠民便民。聚焦民生诉求最迫切的领域,着力打破部门、行业信息壁垒,统筹部署一批关键性智慧应用平台,努力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数字化惠民服务。”在此文件精神的引导下,为了加强我市民生智慧化改造,移动、联通、电信3家运营商及铁塔公司针对目前民生智慧化改造的形势、存在的困难等进行了梳理分析,形成了本次政协会议的提案。下面分三部分内容进行汇报:

一、当前的民生智慧化改造形势

(一)全国形势

当前,我国的民生智慧化改造主要方向是智慧社区和智慧医疗。

1.智慧社区方面:2013年以来,以上海、杭州、深圳、苏州、北京等城市为代表的国内城市率先开启了智慧社区建设实践,智慧社区不断在全国各地落地:

上海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一直将智慧社区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发力点,已经完成了50个智慧社区建设试点;

浙江杭州智慧社区“党建引领”特色鲜明,治理场景提出社区“党建引领+社区自治”的治理机制;南通市也开启了智慧社区建设。

深圳在我国智慧社区建设中走在前列,创新地打造智慧社区“南园模式”。

山东青岛打造了全国“网红社区”,济南市、东营市开启了智慧社区建设。

智慧社区在全国各地以不同的形式生根发芽,并正在茂盛生长,智慧社区的市场空间也随着各地智慧社区的本地化样板的成熟而越来越大。

2.智慧医疗方面:基于移动互联、穿戴式设备、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与新商业模式的结合正全面颠覆群众对医疗的认知结构,我国逐渐进入智慧医疗阶段,从诊断、监护、治疗、到用药的各个医疗领域都将全面开启一个智能化的时代。2020年,中国已有2751家智慧医疗企业,以智能硬件、远程医疗、移动医疗、医疗信息化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基本形成,并在北京、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形成五大产业集聚区。医疗信息化在一二三线城市的公立医院建设已走向成熟。但四线城市和乡镇卫生机构的医疗信息化水平较低,因此,后期,我国基层医院的医疗水平和医疗设施具有很大的改造升级的空间,基层医院的智慧医疗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二)我市形势

民生智慧化改造在全国各省市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的同时,2020年初,新冠肺炎的爆发对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又一次提出“大考”,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威胁与高要求的疫情防控措施,社区成了“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防线,医疗卫生行业则成了抗击疫情的主战场,如何满足居民正常生活物资需求、保障安全有序地就医以及联防联控的精准实施、建设畅达的信息沟通渠道等,都对全国各地的民生智慧化改造提出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鄂尔多斯三大运营商在“数字鄂尔多斯发展规划”的号召下,积极加强民生智慧化改造,并在智慧社区、智慧医疗方面取得一定进展。

1.成功打造智慧社区样板。数字鄂尔多斯发展规划中强调,“到2022年,全市形成3-5个智慧社区示范样板,智慧社区大融合平台、智慧社区APP在城区实现全覆盖,并向农村社区延伸,基层居民生活便捷度得到极大改善。” 2020年初,鄂尔多斯移动分公司在达拉特旗平原街道社区打造了全内蒙古首个“智慧社区”样板,主要包括大数据平台(事件、监控、房屋、场所、人员、服务)、制高点控制、智能烟感、智慧云喇叭等内容。

2.打开智慧医疗建设新局面。2020年,我市达旗卫健委、鄂旗人民医院、东胜大药店等7个单位在医疗云备份、云电子病历、影像云、云桌面、药店云等“智慧医疗”项目上取得了一定的突破,打开“智慧医疗”建设新局面。

二、民生智慧化改造的意义

发挥我市智慧城市建设的先行优势和基础优势,进一步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与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深度融合应用,发挥数据在社会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才能创造更多、更智能的社会治理和民生服务方式,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智慧社区”建设是信息化社区发展的形势所趋。结合疫情防控新形势,鄂尔多斯移动“智慧社区”建设将主要致力于社区居民信息平台化,通过智能化手段管控小区人员出入、代替疫情期间人工值班站岗、登记,降低防控风险,提高社区对辖区内人员和外来人员的管控能力;同时推动社区安防、社区物流智慧化,加强小区内充电桩、近邻宝等小区内便民服务建设,提升居民幸福感与安全感。

(二)“智慧医疗”的主要方向一方面是全民健康信息的数据化、平台化,打通医院之间的壁垒,加强平台与各医疗单位信息互通,消除患者每次转院都需全部重新检查的“信息孤岛”弊端;另一方面是推动偏远地区在智能硬件、远程医疗、移动医疗、医疗信息化为核心的智慧医疗建设进程,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同时,“智慧医疗”的建设还将大幅减少医院、药店等“高风险”地点的人流量,有效加强疫情防控。因此,2021年,智慧社区和智慧医疗建设在我市的民生智慧化改造中仍需加快步伐。

三、民生智慧化改造的需求

(一)“智慧社区”支撑需求

1.加强新小区建设规划的政策支持。目前我市中高档小区在建设中缺少对智慧社区建设的前期规划,导致智慧社区建设难度大,建议加快智慧社区建设统筹部署,规定新建的中高档小区在规划建设中,需涵盖关于智慧社区所需场地、用电、网络等内容,便于后期开展智慧社区建设。

2.老旧小区改造需推动社区、街道与运营商形成合力。老旧小区存在场地不足、电路与网络等基础设施接入困难等问题,建议政府方面牵头出台政策,组织各级单位加强支撑力度,推动各社区、街道积极支持智慧社区建设,并协助进行物业协调工作。

3.建议政府部门督促社区积极与建设运营商配合,提供辖区内常住人员信息,便于实现数字化管理车辆信息和出入人员,推进疫情防控智慧化和社区居民信息平台化建设。

(二)“智慧医疗”支撑需求

1.建议大数据局和卫健委牵头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智慧医疗”统筹规划,在区域医卫平台(包括医联体)和医疗云项目规划设计方面给予政策支持,鼓励医疗机构参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工程建设,开展“云诊室”互联网医疗、远程医疗、健康咨询、健康管理服务等服务,构建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

2.针对医疗云的网络承载基础业务:互联网专线的建设,建议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针对覆盖全市所有医疗联合体和有救治能力的苏木乡镇卫生院、偏远旗区的医疗机构专线建设给予资金支持,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