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网围栏的建设使用在畜牧业生产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不仅节约了牧民劳动力和劳动成本,而且在季节性休牧、划区轮牧、围封禁牧等方面作用明显,不仅有利于恢复和保护草原生态,提高草原植被综合覆盖率,还能够进一步提高草牧场的利用率。但长期实践证明,草原网围栏的使用也带来一些不利因素,例如:导致草牧场使用管理碎片化,造成草原生产效率低下,不利于现代畜牧业发展和新牧区建设;野生动物流动路线被切割阻断,限制了牲畜和野生动物的经常流动;野生草籽得不到大范围自然播撒,草原植被多样性受到威胁;大草原失去了质朴自然的原生态美景。
建议:
一是鼓励牧业合作社减少网围栏。结合相关农牧业发展扶持政策,对于科学拆除网围栏的牧业合作社、牧业养殖大户、农牧户给予相应奖励政策;参照农业土地集中连片、规模化经营的办法,大力扶持“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牧户”产业发展模式,在牧区推行试点,把若干农牧户的牲畜、草牧场、饲草料基地进行有效整合,科学指导规划草牧场功能,带动农牧户抱团发展,提高生产效率,逐步实现农牧业现代化。推广鄂尔多斯部分地区整合集体草牧场,季节性集中放牧的成功经验,减少使用网围栏。
二是限定土地流转企业网围栏建设。在规范土地流转基础上,允许农牧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牧业合作社和农牧业龙头企业,开展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限定流转企业网围栏建设,出台具体标准数据,作为土地流转的门槛事项,让零散的草牧场集约为现代化大牧场,让布满网围栏的碎片化草场整合成真正的大草原。
三是提供有效的法律咨询和保障。健全流转企业和合作社监督机制,组建法律咨询和保障队伍,切实保障农牧户的合法权益,避免在减少网围栏过程中引起新的矛盾纠纷和破坏草原生态的现象。
四是结合乡村道路建设,科学规划网围栏建设。拆除或保留网围栏要坚持科学布局,以原有的乡村路为基础,以每个嘎查村、社、户为单位,与道路建设统筹规划。将草原自然路和野生动物迁徙通道纳入道路规划,暂时保留公路边网围栏,防止汽车随意进入草原。推进电子监控系统全覆盖,逐步放开公路边的网围栏。
五是加大投入研发“电子网围栏”。加强与科研院校、兄弟盟市的紧密合作,加大研发投入,鼓励相关科技企业及社会各界投身“电子网围栏”项目,在卫星定位放牧的基础上探索出类似出界电击或脑机连接等方法,增加禁止出界功能,从根本上取代网围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