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市在推进天然气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存在一些瓶颈问题。
一是天然气生产和供应高度集中。我市作为自治区内天然气的主要生产地,天然气供应完全由央企主导,供气价格也未给予适当的倾斜,“产地缺气”的问题时有发生,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二是天然气管网负荷率低。虽然我市以及自治区西部地区管网等配套设施比较完善,但供气量远不及规划设计能力,主要管网负荷率仅为30%,存在“大马拉小车”的问题。
三是天然气就地消费利用率低。从产销比重分析,区内天然气就地利用率不到20%,较邻近天然气产区陕西省低约20个百分点,仍以净输出为主。
建议:
一是积极争取天然气资源的勘查开发权。建议协调央企拿出区块与地方企业合作开发,调动地方积极性,推动天然气增储上产并在政策上向产地倾斜,增加天然气供应量。
二是统筹布局我市以及全区天然气管网。建议推进国家、自治区、市三级管网互联互通,提升用气安全以及政府对本级管网规划建设和运营调节的能力,避免陕京四线开口直接向终端供气等重复建设问题。
三是全面提高天然气就地利用率。建议重点推进“绿色矿山”及“绿色交通”两大工程建设,推动我市矿山项目优先使用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减轻环境污染;推进我市全面实施“气代油”战略,出台支持政策,实现简单输出向转化增值的转变。
四是积极支持地方天然气龙头企业发展。西部天然气公司是地方控股企业,是全区天然气产业的骨干企业。建议我市扶植、支持西部天然气公司发展,加快企业上市步伐,推动企业成为上中下游配套的龙头企业,并继续作为全区天然气产业发展的平台和抓手,为推动全区天然气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