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鄂尔多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探索草原网围栏建设,并在此基础上采取季节性休牧、划区轮牧、围封禁牧等措施成功促进了我市草原生态恢复。到了本世纪初,在全区大范围得到推广。这些年的网围栏建设使我区草原植被综合覆盖度大幅提高,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野生动物繁衍生息,草原生态得到有效保护。
草原网围栏的作用显而易见,但是随着网围栏建设的不断深入,草牧场逐步走向碎片化,植物多样性逐年减少,野生动物流动和迁徙路线被破坏,遇到了诸如此类的新问题。因此,今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牧区现代化,严格落实草畜平衡制度,减少网围栏,解决草场碎片化问题”。
二、存在问题及剖析
网围栏建设的由来及遇到的问题。网围栏是农村牧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以来,农牧民以家庭为单位向嘎查村集体承包土地所衍生出来的产物。初衷是农牧户为了划分自己的草场。农牧户草牧场外围网围栏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草场划分界地,二是阻断彼此的牲畜流动。起初,网围栏只限于自己草牧场的外围网围栏和耕地网围栏。随之,农牧民为了提高草牧场利用率,按照草畜平衡要求,根据自家的牲畜数量,在家庭草牧场内部按照草场类别和功能,不断建设内部网围栏。其中有季节性草牧场网围栏。例如,冬季草牧场和夏季牧草场;有功能区划分网围栏。例如,耕地、饲草料种植区、天然打草区、戈壁草原、草滩、沙地灌木林等;还有恢复植被区网围栏。例如,沙头固沙植被恢复区等。农牧民对网围栏爱恨交加。“爱”是因为它在草场生态恢复和节省人力方面发挥着非常好的作用。“恨”是因为草场被碎片化,让别人进不来的同时自己也不好出去。对此,学术界虽然也有一定的分歧,但从总体角度看网围栏的泛滥,问题主要有几个:一是因草场碎片化,草原生产效率低下,阻碍现代牧区建设。二是因阻断牲畜和野生动物流动,野生草籽得不到大范围播撒,草原植被多样性受到威胁。三是网围栏虽然保护了农牧户家庭的草场,同时也把自己“画地为牢”,使得内蒙古大草原失去了原生态美景。
三、意见建议
(一)有条件的地方要整合草牧场,提高牧业生产效率
我市草原类型与内蒙古中东部草原有所不同。因此,落实“减少网围栏,整合草牧场”也应走适合自己的路,实行草畜平衡政策,让有条件的地方整合草牧场,减少网围栏,走适度规模化经营道路。减少网围栏不是单项工作,应与美丽乡村建设和现代牧区建设一并而行,而且作为其中一项具体内容。要大力扶持“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牧户”产业发展模式,提高生产效率。在党支部和龙头企业引领下,合作社带动农牧户互相抱团,整合生产资料,如草牧场、农机设施、网围栏、劳动力,从而减少开支,提高收入,逐步实现农牧业现代化。从我市农村牧区现状看,劳动力老龄化严重,并以传统粗放式经营为主,而且每户购买农机设备,搞网围栏建设等投入大,生产效率却不如人意。因此,适度规模化经营是现代牧区建设的现实路径,也是解决草原碎片化的主要解决途径。
1.鼓励牧业合作社减少网围栏。首先,应结合相关农牧业发展扶持政策,对于科学拆除网围栏的牧业合作社、牧业养殖大户、农牧户给予相应奖励政策。其次,借鉴我市农业土地集中连片,规模化经营的经验,在牧业旗推行试点工作,打造示范点。通过牧业合作社,把若干农牧户的牲畜、草牧场、饲草料基地整合到一起,在符合生态保护有关法律法规条件下,科学指导规划草牧场功能,减少网围栏。第三,推广鄂尔多斯一些地区利用集体草牧场,季节性集中放牧的成功做法,从而减少网围栏。
2.限定土地流转企业网围栏建设。土地流转是引领现代农牧业的新标杆。通过规范化的土地流转方式,发挥土地资源效益,允许农牧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牧业合作社和农牧业龙头企业,开展农牧业产业化经营,要限定流转企业网围栏建设,出台具体标准数据,作为土地流转的门槛事项,这样才能让零散的草牧场,集约成现代化大牧场,让布满网围栏的碎片化草场,整合成真正的大草原。
3.提供有效的法律咨询和保障。在土地流转、合作社建立等过程中必须要保障农牧户的合法权益,牧业旗应加强引领指导,特别是应组建法律咨询和保障队伍,避免在减少网围栏过程中引起新的矛盾和纠纷,甚至导致农牧户的返贫现象。严格执行国家政策,巩固草场承包责任制,继续发挥农牧户爱护草牧场的积极性。同时,建立健全流转企业和合作社监督机制,避免来之不易的草原生态再次被破坏。
4.结合乡村道路建设,科学规划网围栏建设。拆除和保留网围栏要科学布局,在原有的乡村路为基础,以每个嘎查村、社、户为单位,科学规划道路问题。草原自然路也要纳入道路规划。此外,建议暂时保留公路边网围栏,防止汽车随意进入草原,破坏生态。推进监控系统全覆盖,逐步放开公路边的网围栏。同时,在规划当中为野生动物留通道。
(二)提倡和鼓励牧户减少网围栏,同时加大投入研发“电子网围栏”
网围栏关系到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收入水平和生态保护。相比于以合作社整合草场,减少单个农牧户家庭网围栏困难较多。对农牧户家庭开展此项工作有利的方面,一是减少网围栏在农村牧区有一定思想基础,农牧民有着珍惜生态的优良传统思想,怀念没有网围栏的原生态草原。二是网围栏投入方面是农牧民的一项重要的生产资料开支,每户家庭少则几万,多则十几万的网围栏投入,而且每年需要维修开支和人力劳动。减少网围栏投入有效减少农牧民开支,等于增加农牧民的纯收入。开展此项工作困难的方面,一是农牧民“用网代放”,在自己的某个网围栏范围放养,不用再用专人去放牧,不怕丢、不怕跑远。如果拆除网围栏相当于增加劳动。二是外围网围栏的界地作用不在,但是阻断彼此牲畜流动的作用无法替代。如果拆除网围栏,不仅增加劳动力,而且势必激化邻里之间的矛盾。虽然有困难,但必须前行。不仅以整合草牧场为主要突破口减少网围栏,还应提倡农牧户家庭减少网围栏,给予鼓励政策。而从根本上我们应该加大投入研发“电子网围栏”,取代传统网围栏。网围栏两大功能中草牧场界线功能,因近期的家庭草牧场卫星定位工作的全面完成,已经失去了意义,拆除网围栏不会引起草牧场界限的纠纷问题。而网围栏的阻断牲畜流动作用方面,目前无法替代,也是技术研发的关键。我市网围栏存量大概有几十亿元的历史投入,自治区范围内的投入更多。所以,减少网围栏对牧区事关重大,要与科研院校加强合作,与兄弟盟市紧密合作,加大研发投入,鼓励相关科技企业,让社会各界投身“电子网围栏”项目,在卫星定位放牧的基础上探索出类似出界电击或脑机链接等方法,增加禁止出界功能,从根本上取代网围栏。
总之,实现我市牧区现代化,应以减少网围栏作为抓手,为农牧户、家庭牧场、专业合作社、牧业企业给予奖励,推进农牧业集约化、规模化,进一步提升农畜产品商品化、标准化和品牌化,让农牧民看到变化,得到实惠,从而辐射带动广大农牧户搭上牧区现代化征程。同时,研发控制出界型电子网围栏,以便彻底替代传统网围栏,扫除草原“蜘蛛网”,还其广阔原貌,真正守护好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