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乌审旗政协始终将旗帜鲜明讲政治作为履职之首,以高站位党建领航高水平履职,筑牢团结奋进的思想政治根基。
(一)强化理论武装,夯实思想根基。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中共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列为首要政治任务,在政协党组会、主席会、常委会会议上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入研学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与文章精神,以及中央、自治区、市委和上级政协相关会议精要。全年精心组织12次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8次主席会、6次常委会,安排机关干部职工参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培训达50余人次。构建起政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引领学、常委会与党组会及主席会专题学、机关党组和机关支部及机关例会常态学、全体委员广泛学的全方位学习矩阵,为政协工作夯实理论基石,提供坚实思想保障。
(二)坚持党的领导,校准工作航向。旗政协党组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核心领导作用,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对重大事项、重要情况及时报批报备,确保各项工作在旗委坚强领导下稳步推进。旗委对政协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常委会议专题研讨政协重点工作,旗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迅速传达各级政协会议精神。旗委、政府、政协联合印发《协商工作计划》,营造出重视支持政协工作的浓厚氛围,为政协事业蓬勃发展注入底气与动力,助推政协工作高质量落地见效。
(三)落实党建工作,严守纪律底线。旗政协党组切实履行党建工作责任制,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项建设。促进专委会活动、界别活动与党组织生活深度融合,印发《政协乌审旗第十五届委员会关于成立委员活动组功能型党小组和划分委员活动组的通知》,组建5个功能型党小组,实现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同向发力。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紧扣“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目标,扎实开展4期党纪学习教育专题读书班、2次专题研讨会,以严明纪律护航政协工作沿着正确航道破浪前行,捍卫政协工作的严肃性与权威性。
一年来,乌审旗政协始终秉持服务民生的价值追求,将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贯穿履职全程,担当政策宣传员、群众利益守护者、社会和谐促进者,助力党委政府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用心为民协商,破解民生困境。持续拓展协商民主广度与深度,完善基层协商议事平台,以解民困为出发点,全年开展协商议事活动405次,410人次委员参与,惠及群众1602人。活动中充分交流意见、沟通观点,成功化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62件次。深化“政协+法院”工作,委员参与民商事纠纷调解283件次,促成调解117件次;开展政协委员信访代办,打造3处民主协商主题口袋公园,在基层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彰显政协独特优势。1名委员特邀调解员受邀在全区“政协+法院”民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对口协商会上交流发言,传递乌审政协温暖力量。
(二)生动惠民实践,彰显委员担当。优化委员与界别群众联络机制,推动每位委员紧密联系5名界别群众,夯实联系基础。广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引导委员举办爱心助农、免费义诊、助学捐赠等多彩界别活动,发挥自身优势,践行初心使命,展现新时代政协委员担当风采,赢得群众赞誉,如春风化雨滋润民心。
(三)畅通亲民渠道,反映社情民意。印发《政协乌审旗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推动落实“三联三促两提升”工作机制》,动员委员关注地方事务、反映群众诉求、参与身边实事。发挥特邀信息员队伍效能,广泛收集、精心编报社情民意信息129条,向市政协转呈45条,众多“接地气、有质量、有温度”的信息融入党政决策与部门办理事项,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密切政协与群众联系,提升政协公信力。
一年来,乌审旗政协牢记“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将凝聚共识贯穿履职全程,求同存异、聚同化异,汇聚磅礴力量。
(一)强化思想引领,凝聚同心合力。落实党组成员联系党员委员、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制度,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走访座谈,加强沟通交流,增进思想共识。全力支持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参与政协履职,在各类会议活动中优先保障其发表意见建议,激发积极性。强化对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政治引领,通过共学理论、同宣政策,提升共识度、拓展团结面,凝聚各界团结奋斗强大合力,如磁石聚沙成塔。
(二)深耕团结沃土,稳固同向根基。出色完成区内外政协来旗考察调研服务保障工作,借机讲好乌审故事,宣传发展成就与特色优势,增进交流互鉴。强化政协宣传,精心编发130期350余条工作信息,50余条被市政协、自治区政协等转载刊发,用心讲述政协故事、传播乌审声音,提升知名度与影响力。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系列活动,包括广场音乐会、马头琴交响乐团音乐会、书画展、茶话会及座谈会等,展现政协光辉历程,凝聚干部群众听党话、跟党走,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似号角激昂人心。
(三)活用文史瑰宝,汇聚同行伟力。扎实推进《足迹 —— 南京知青在乌审草原》采编,采访100余位南京知青,稿件整理完成,书籍初稿进入校对送审尾声。借助乌审发布等新媒体,开展 18 次“南京知青在乌审”专题宣介,引发热烈反响。出版《情系民生 心寄百姓 —— 乌审旗民生发展历程》文史资料,《生命宽度的神话》《大漠变奏曲》等多部文史资料有序推进,完成 32 首《伊克昭盟革命老区原创民歌溯源》搜集整理,发挥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功能,传承弘扬地方文化,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如纽带传承历史。